江苏省物理单科卷有其特定的命题模板,无论是命题题型、考点分布、模型情景等,还是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向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地方卷。为了给江苏考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专属自己的复习备考资料,物理解析团队的名校名师们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资料。本资料以江苏考区的最新名校试题为主,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省市最新模拟题中对江苏考区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题,优化组合,合理编排,极限命制。专题15选修3-5(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4•南京市高三开学学情调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β粒子就是原子的核外电子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2.【2013•淮安市第一学期期中】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为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射线1为α射线B.乙图中,用紫外光灯照射与验电器相连的锌板,发现原来闭合的验电器指针张开,此时锌板和验电器均带正电C.丙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卢瑟福根据此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丁图为核反应堆示意图,它是利用了铀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2.BC解析:在图甲中根据左手定则和粒子偏转方向可知,沿轨迹1运动的射线带负电,应为β射线,故选项A错误;当用紫外光灯照射与验电器相连的锌板,时由于用电器指针张开,说明发生了光电效应现象,即有光电子逸出,锌板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此时与其相连的用电器上有部分电子移向锌板,两者都带正电,故选项B正确;丁图所示的核反应堆示意图,是利用了铀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故选项D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三种射线特征、光电效应现象、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核反应堆的掌握与理解问题。3.【2014•扬州市第一学期期中】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当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4.【2013·重庆市六区2013届高三下期第二次学业调研抽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核裂变需要吸收能量B.原子核23290Th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成为原子核20882PbC.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射线比射线的穿透能力更强5.【2013·陕西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eArClve0137183717已知371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u,3718Ar核的质量为36.95691u,01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MeVB.0.31MeVC.1.33MeVD.0.51MeV6.【2014·云南省昆明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温度,增加压强,它的半衰期也会相应发生改变7.【2014·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146C原子核,它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圆的直径之比为7:1,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应为()A.146C→01e+145BB.146C→42He+104BeC.146C→21H+125BD.146C→01e+147N8.【2013·重庆市三峡联盟2013届高三4月联考】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8.D解析: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能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