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贯通训练(八)17、18世纪欧美的社会转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解析:选B题干论述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2.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解析:选D由材料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促进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到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认识并未看到历史进步的真正原因,排除B项;“文艺复兴时期”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古浪潮,而是表达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C项。3.(2019·河南六市二模)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1624~1641年1660~1685年1689~1713年1714~1760年1760~1800年年均召开天数4243122100天以上100天以上年均通过法令5156777209A.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C.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D.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解析:选A表格显示英国议会年均召开天数、年均通过法令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联系英国的社会变迁特别是工业革命等知识可知A项正确;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时间段为1624~1688年,且材料反映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议会立法情况,并非中央行政体系调整,故C项错误;国王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虽然统而不治,但国王授权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故D项错误。4.(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在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论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未提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局限性,故排除B、C两项;无论是宗教改革还是文艺复兴,二者发生作用的领域都是意识形态领域,故D项错误。5.在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以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数量迅猛增长:18世纪70年代为642项,18世纪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解析:选C材料并未体现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故A项错误;土地产权在圈地运动前后都是私有的,故B项错误;农业的现代化配合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故D项错误。6.(2019·昆明质检)18世纪80年代,法国识字率在男人中已达到47%,在妇女中达到27%。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上现象()A.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C.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析:选D法国识字率增加,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当时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5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的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在全国各商人集团中居于前列。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足迹还远至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商业成就与其自身坚持的义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