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山谷回声真好听》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音乐3.课时: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感受声音的强弱(2)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并唱出歌曲的强弱。2.能力目标:(1)能区别生活中声音的强弱;(2)形成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3)培养初步改编歌词的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对音乐的浓厚兴趣;(2)培养热爱自然,用歌声赞美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听辨并表现出声音的强和弱。教学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大鼓、双响管)、钢琴。三、教材分析: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教材以儿童生活不常见,但特别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回声”,作为本课的情境主题,安排了学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和听辨、模仿声音的强和弱两个学习内容。本课旨在通过以上两个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了解“回声”这一自然现象,以体现“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四、教学方法:激趣法、创新法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听音乐(课件播放《郊游》歌曲)学生律动进教室。http://dongpu.babywindow.com.cn/ChildSite/forum/uploads/dongpuhuzhanshuo/2008119333_%B6%F9%B8%E8_%BD%BC%D3%CE.wma2、师生问好。3、激趣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动物朋友,你们能模仿出他们的叫声吗?试一试(课件出示动物形象:狗、青蛙、小鸡、羊、蜜蜂、虎)。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F1KtByAQ1RCvBVdK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wHYKBsJl1RCvBVdK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zTCyB_bj1RCvBVdK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OlY_BXWj1RCvBVdK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hWVjBXxQ1RCvBVdK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qrE_BK_v1RCvBVdK学生逐一模仿动物的叫声。(二)、联系生活,自主感受1、辨析叫声,感觉强弱。师:谁能告诉老师,蜜蜂和老虎的叫声有什么不一样?2、打击乐器,感觉强弱。节奏型xx│xx│xxxx│xxxx│xx│x-│fp│fp│ffff│pppp│fx│f-│师:动物朋友们给你们带来了两种礼物,瞧,一个是大鼓,一个是双响筒。你们喜欢这两样礼物吗?谁想上来敲一敲?(点两名同学),其他的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分辨是哪一个礼物发出的响声。师:你们是怎么分辨出来的?3、联想生活,辨别强弱。师:嗯,声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在音乐课中我们把大的、重的声音叫强音,用字母f表示;把小的、轻的声音虽弱音,用字母p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们听到过什么声音是强的,什么声音是弱的?学生讨论后回答。4、敲击节奏,辨别强弱。小白想请大家来进行一场比赛,大家想不想参加?a、课件出示比赛规则:每组推选一位选手,这两位选手分别敲大鼓和双响筒,选手听从老师的指挥,奏出一段强弱分明的节奏,看哪一组选手敲得最准确。b、课件逐一出示节奏,选手按课件提示击节奏c、引导学生用嘴或身体发出强音或弱音师:大家这么高兴,是不是都想亲自参加比赛呀(是),可是,老师没有这么多大鼓和双响筒呀,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利用嘴或身体发出强音或弱音。如:考虑叫<强>、密蜂叫<弱>、拍肩<弱>、跺脚<强>,用拍手、拍肩表示。(三)、巧设情境,探究学习1、听回声、析强弱师:同学们表现棒极了,老师真高兴,心情特别好,同学们能和老师一块儿去效游吗?(课件出示美丽景色,老师解说画面:你们瞧,鲜艳的花朵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清澈的小溪唱着欢快的歌曲,银白的瀑布似一条条白玉带,远处的高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碧绿的河山围着山脚蜿蜒盘旋。啊,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多状观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连绵起伏,一道道山谷深不见底。我真想大喊一声。)http://img1.jike.com:82/get?name=T1E5AXB4E_1RCvBVdK教师示范大喊:“啊-----”。课件出示回声,师作聆听状:咦,孩子们,这是什么声音?生答:回声。师:老师的喊声和回声有什么不同?2、练回声,感强弱。师:小朋友们,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