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域网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XX县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围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扎实工作,全市教育城域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加大投入,扎实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载体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前提。为此我们狠抓了硬件、网络、软件三大载体建设。邹城教育城域网建设大致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03年,投资150余万元建起全省一流的教育信息中心,全市XX县区中小学及农村初中学校先后建起高标准微机室。逐步搭建起向上通过XX市信息中心联接山大省网络中心,进而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向下连接各镇街、市直学校的教育网络,外网出口和初中以上学校的网络联接均采用千兆或百兆裸光纤直连的方式,农村小学则采购2madsl宽带接入的方式,确保了足够的网络带宽。其次,我们以实施农远工程为契机,先后为农村所有中小学配置了微机室,并接入教育城域网。09年以来,我们抓住创建XX省教育工作示范市的有利契机,又积极协调联通公司,对全市教育网进行了改造升级,同时,投资50余万更新了教育局信息中心核心设备,新上存储服务两台。目前,全市完小以上所有学校全部建起符合省市要求的高标准微机室,50%以上的中学、30%以上的小学均实现了班班多媒体,班班通网络,师生用计算机已达13600多台,XX县区教育网也实现了全覆盖。二、积极拓展网络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教研创新。邹城教育网站自2004年建成发布以来,几经改版,现已成为功能较为完善、内容较为丰富的大型教育网络平台。建立链接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平台、资源共建平台、电视直播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等专用频道;设有素质教育、媒体关注等专题栏目十余个。截止目前,共发布各类教育信息4700余条,点击量已突破200万次。拥有各类教育资源1000多g,基本满足了全市教育教学的需要,先后多次被评为XX省、XX市优秀教育网站。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班级博客、个人主页开展教育活动,全市共有60多所第1页共4页学校建起了自己的特色网站,其中第二实验小学的班级博客群、家校互动平台,一中的优质资源库建设等均取得较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家长、学生沟通的有效平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进一步充实建设信息中心教育资源库,不断拓展教研功能,使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系统化。我们与中教育星公司联合开发安装了邹城网络教研平台。该平台结合XX县区教育教学实际,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探索新型教研方式,集教师个人工作空间、协作组、学校主页、课题主页、专题栏目等于一体,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管理、设置个人空间的功能版块和栏目。由教研员牵头,建立相关主题的“协作组”,教师可自主申请加入自己喜爱的协作组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管理,确保了网络教研的健康运行。平台搭建之初,市教育局就制定了《邹城网络教研平台管理规定》、《邹城网络教研平台教研员职责》等一系列规定,并集中开展了用户注册、审核工作。目前注册用户已达到3650多人,发表文章5000篇,上传各类优质资源7360多份。初步实现了区域资源的有效共享,实现教学研究的互动交流,促进全市教育教学的持续、均衡发展。三、强化培训,实现人才队伍专业化坚持培训、管理并重,大力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指导下,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培训、考核等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完善了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动态管理系统,积极配合省市电教部门,每年都选派大批骨干教师参加各级电教业务培训。同时,还以电教站为主开展了一系列电教应用、网络管理以及软件开发应用等专项培训活动。去年利用暑期和周末对全市4000多名农村教师进行了新一轮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针对我市新采购的大宗电教设备陆续到位的实际,采取教育局、镇街、学校三级全员培训开展电教设备管理与应用培训。四、强化措施,狠抓网络安全管理自2003年组建教育信息中心以来,局党委高度重视网络安第2页共4页全工作,在物力、财力、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切实做好了网络安全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