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课题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特色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5.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6.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研读史料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教学难点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时代周刊封面知识目标图片AG导入新课2分钟下载自主学习过程与方法图片AE梳理知识8分钟自制难点释疑过程与方表格AE帮助理解5分钟自制法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AI帮助理解2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一、导入新课:“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个伟人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邓小平首先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并且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人们称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吗?二、新课讲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中共十二大(1)时间:1982年9月。(2)内容: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2、中共十三大(1)时间:1987年。(2)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思考讨论: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学生思考,老师补充答案。(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邓小平南方谈话(1)时间地点:(2)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训练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3)判断标准:(4)社会主义的本质,(5)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理论的含义: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3.中共十四大(1)时间:1992年10月。(2)内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3)影响: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中共十五大(1)时间:1997年9月。(2)内容:大会规定:中共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南巡讲话1992年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中共十六大(1)时间:2002年11月。(2)内容: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个代表”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共十八大(1)时间:2012年11月。(2)内容: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