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课程标准: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三、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牢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2、学习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在脑海中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3、认识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邓小平理论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四、知识重难点: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边播放歌曲老师边讲解)此歌曲旋律优美、声势壮阔,那么歌曲中“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个伟人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个旗帜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生讨论回答。师点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辉煌灿烂。邓小平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又叫邓小平理论。那么邓小平理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对照大屏幕读目标。教师指明重点和难点。(三)、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2、“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什么?3、党的十二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4、党的十三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1)时间:主要内容:(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3)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5、评价邓小平:(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邓小平“南方讲话”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2、党的十四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3、党的十五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生依据自学指导自主学习,然后完成助学P44预习笔记内容。(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四)、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1.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那时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2.“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什么?(指导学生从P48注解寻找答案: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让学生了解一下)教师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3.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邓小平为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会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回顾一下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师提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生回答(展示大屏幕让学生了解一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