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海燕》-语文版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劲俊:坚强有力且清秀好看。隽juàn妙:这里是美妙的意思。隽逸:俊秀飘逸。粼lín粼:形容水波明净的样子。憩qì息:休息。情致:情趣。融融泄泄:和睦快乐。忧戚:忧伤。蹇jiǎn劣:不顺利。浮宅:即浮家泛宅,指以船为家,到处漂泊。这里指轮船。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伶俐:聪明,灵活。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嘉宾:尊贵的客人。暴风疾雨:事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2、关于背景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第二部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二、文章脉络本文以“乡愁”为行文线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1~7段),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小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勾画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文章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四方面着笔的:一是写小燕子的形体(静态);二是写小燕子的飞翔(动态);三是写小燕子的憩息(静态);四是写小燕子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和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后一部分,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描写。同写故乡的小燕子一样,描写了它活动的背景:蔚蓝色的海水,淡蓝色的天空,薄纱似的轻云,构成了“绝美的海天”;同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它的飞行、憩息。但跟写故乡的小燕子有明显不同,作者写海上的小燕子时着力刻画一个“海上小英雄”的形象。三、写作方法1、对比中的相似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表中可以看出,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有很多相同之处,外形俊美,飞行的姿态俊逸,尽管它们活动的具体环境不同,一是在作者故乡的田园湖面,一是在辽阔无垠的海天之间,但都处在美丽的背景之上,这种相似引发了作者的无限相思。2、感情真挚、深沉。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作者笔下“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物,其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全部的爱,这种寓情于物的抒情方式,可以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