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一、教材分析《犟龟》一文选自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本文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一则童话故事,它叙述了一只小乌龟执意要求参加狮王婚礼并经历重重困难的故事。文章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含义深刻,给读者留下了不少思考空间。这类作品在让学生领略新奇而神秘的世界,开拓视野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童话、科幻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童话、科幻作品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裁,因此在教学时宜采用故事、朗读、情境、探究等多种方式,以真正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自主阅读理解文中的内容。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童话,但品味、感悟文章,培养创新意识却是首次。学生们对于故事中的内容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不满足于老师在讲台上的单独说教。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去,使他们获得施展才能和品尝成功的机会。所以,这堂课主要激活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设计意图:本节课设计的初衷就是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造的愿望,使他们快乐学习、享受学习。三、教学目标1、分析小乌龟“犟”的性格特点。2、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面对困难的态度。3、把握本文的主旨,培养为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学习童话,在享受想象乐趣的同时,更注重获得某种人生的启示。学生对童话虽然感兴趣,但往往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为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启示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弄清小乌龟在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它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从而正确理解本文主旨。教学难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理解“犟”的内涵。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童话,因此品味、感悟课文是阅读的重点,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和主题的理解,进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童话”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童话的体裁特点和阅读感悟。2、解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区分“犟”字字面上的含义和在文中所独有的内涵,初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生字注音。犟()龟期()待邀()请聚()集丧()服瞌()睡2、根据解释写词语﹙1﹚隆重的庆祝典礼﹙﹚﹙2﹚阻挡前进的东西﹙﹚﹙3﹚荒凉的旷野﹙﹚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三﹚品读课文1、创设情境——品“犟”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发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并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认识小乌龟“犟”的形象,体会小乌龟为了实现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合作探究——议“犟”A、小乌龟在去参加狮王婚礼的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B、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C、课文中反复出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提出的问题需要有探讨的价值,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带领学生进入文章深处,这个问题能使学生沿着乌龟的足迹,身临其境地看到它是如何用它的“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个过程是学生人生观的碰撞,从而准确、全面的理解“犟”的多层含义。3、概括主旨——悟“犟”小乌龟的“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设计意图:深入理解乌龟认准一个正确的目标坚持到底,并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在学习上,生活中,要学习小犟龟的这种认准正确的目标,坚持到底的精神。(四)布置作业请以“犟龟返乡”为题,续写故事。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请同学们想象那些动物会说些什么?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写一篇作文。设计意图:把阅读、想象和表达融为一体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