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23.爱莲说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二、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二、题解1.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说说本文写作背景。3.“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含义: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注意听准字音,把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2.扫清生字词yífányūzhuóliánxièyìyīxiǎn颐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隐逸噫鲜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重点讲解两个重要的文言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倒装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5、指名朗读四、探究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2、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中赋予莲的哪些品质?你能读出来吗?(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映衬的作用。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来正衬莲花,用“牡丹”来反衬莲花。(三)把握主旨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四)对照板书,齐背课文。五、总结:谈谈学完了课文后的一点收获?六、能力训练。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因为它----------------—————————————。七、作业1、加强背诵,认真默写。2、完成《爱莲说》练习册板书:爱莲说周敦颐菊(君子)的品格(托物言志)正衬高洁、质朴洁不莲正直、芳香身慕清高自名牡丹反衬好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