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2、能力目标:(1)、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2)、自强的含义、作用、意义和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教学难点: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教学方法:事例情景、问题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引言:非洲大草原两岸的羚羊的生存状态。思考:1、这些羚羊的品种一样,生存环境相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2、面对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归纳)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要自强。讲授新课:(一)自强,进取的动力学生阅读P47小涛的材料,分析:他为什么能忍受疾病的痛苦,在各方面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学生分析回答:①靠的是从容面对不幸和困难,奋发向上,不依赖别人;②靠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什么是自强?)自强的含义:自强是指对未来充满希望,不向困难、挫折屈服,永远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举自己或他人自强的例子,老师也准备几个)①学生的时事点评资料:湖南8岁的小女孩倪东艳,在父亲去世、母亲精神病的情况下,一人担起生活的重担,一边求学,一边照顾妈妈。②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黄舸的例子。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由上述例子归纳出自强的表现)自强的表现:P48正文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列举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如:郑和、詹天佑林、林则徐等)(介绍自强不息的出处及意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二).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过渡)如果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失去了自强精神,那么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阅读教材中寓言故事:云雀与蚯蚓,思考相应问题。设问:一只展翅飞翔的云雀为什么会成为蚯蚓的手下败将?学生回答:是懒惰,得过且过。是缺乏自强精神,是自弃。教师小结: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自强者胜,自弃者败。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强品质对成功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自强,不要自弃。同学们,希望你们不做贪图安逸的蓬间雀,而要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高飞翔。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的优秀品质?2.结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写出你的自强感言。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