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联,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是本课的重点,本课涉及很多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二、课程标准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难点:让学生识记或理解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部落名称等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请同学们回顾前面所学:清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哪些斗争?(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师:这些斗争是对内还是对外的?(对外的。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那么清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或进行了哪些斗争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二、学习新课一: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了打砸烧抢事件,“藏独”分子想制造分裂,把西藏从我国分裂出去,同学们同意吗?请大家一起大声告诉我。(不同意),我也不同意,因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我们有哪些证据呢?学生归纳提炼,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点拨深化: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政府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喇嘛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样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达赖、班禅的继承必须报清政府批准。学生阅读转世灵童、坐床和六世班禅的内容。动脑筋:乾隆帝为接见了班禅六世,还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0页右下角“动脑筋”,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试谈理解。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教师: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了打砸抢事件,“疆独”分子想制造分裂,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平息了这场动乱,维护了祖国的安定团结。我们说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哪些证据呢?学生归纳总结。教师: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教师:阅读课本看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新疆管辖的措施?学生回答。动脑筋:清政府讨伐大小和卓的叛乱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学生谈见解。教师:他们说的不太全面,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原因是:A、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B、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三部分:三、土尔扈特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