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10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10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10
《山行》预习展示:1.了解作者相关情况2.积累字词3.能提出1-2个问题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诗意,体会诗情3.培养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评价任务: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2.给诗歌拟恰当的标题。3.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4.比较《山行》《渔家傲》《苏幕遮》三首诗词的情调有何不同。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作家作品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李白和杜甫。2.读准字音石径斜()()霜叶()塞下()千嶂()燕然未勒()()羌管()不寐()独倚()二、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解释题目,理解词语“山行”的意思是在山中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坐”因为。3、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4、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山林秋景图。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生处”和“深处”都给人有点朦胧飘渺,产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动人的。但“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四、赏析诗歌,体会诗情。1、前两句写景和后两句写景有何区别?前两句写的是远景,诗人只是在作客观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内容。后两句写远景,写出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成就了诗的个性化立意。2、“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千古名句,你是如何理解的?①对比、比喻新异。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一般人的心理是不容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的。诗人不仅将经霜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花朵还要鲜艳。②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落脚在红色,强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烈,红得有生命力”。并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发的新春之红。诗人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咏秋诗的“悲壮”之调,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诗人的情感是独特的。③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重要特点。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3、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本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描述画面。假如你是杜牧,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该会用怎样的语言描述呢?学生自由发挥。(略)五、学习《渔家傲》《苏幕遮》1、了解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2、朗读诗歌,体会词意。要求把握字音、节奏、语速、情感。3、两首词描写的景色一样吗?《渔家傲》描写了边塞秋景图,刻画出边塞风景的“异”:异寒、异声、异势。《苏幕遮》描绘了绚丽高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