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VIP免费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_第1页
1/3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_第2页
2/3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_第3页
3/3
《猫的故事》教案课前预习: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基础性的生字词。2、理解文意,并能简要复述故事。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分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2、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动物”母爱的赞美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之情。3、品味幽默诙谐的语言,并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问:“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呢?”(由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文)引出梁实秋的《猫的故事》。二、预习检测1、简介作者及相关作品。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到台湾。本文选自《梁实秋雅舍全集》2、读准字音梆子猱升跳踉缓颊膺惩夤夜按捺不住鼎鼐万籁俱寂如诟如詈殚智竭力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本文以猫为线索,请为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学生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划分层次)(1)开端,猫对我生活的干扰。(2--5)发展,我不堪其扰,对猫进行了适度的惩罚。(6)高潮,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对猫刮目相看。(7)结局,猫一家悄然离去。2、作者对猫感情是如何变化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标划出文中相关语句)厌恶---憎恨---同情---痛恨---赞美---愧疚3、你认为文章最动人之处是什么?学生讨论归纳,明确:猫对子女的无私无畏的付出,“我”由此产生的敬重生命的深刻感悟。四、品味语言本文通篇接近口语的白话中使用了大量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如“执法如山”“光临寒舍”“无计可施”等等,请一一找出。说说看,这些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语言还有哪些特点?(学生跳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学生讨论明确:1、如:“如是者数日”“一之已甚岂可再乎”“历史重演”等。大词小用体现了语言的诙谐幽默。2、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嗥”的一声猫叫起来。只见猫一溜烟似的稀里哗啦地拖着罐头绝尘而去,-----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啦哗啦地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跨院的枣树五、板书设计:起因猫骚扰我发展厨师捉猫、惩罚猫高潮猫又来骚扰我发现了猫的秘密结局猫一家搬走感情变化:厌恶----同情----痛恨----赞美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逐步梳理,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意。但在赏析句子时,有些学生方法不得当,泛泛而谈,还需要教师给予方法指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1 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