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和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概念和被开方数取值范围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比较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意识.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min阅读】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min反馈】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因此,在实数范围内开平方时,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0.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3.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B)A.B.C.D.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3),(x≥0),,,(ab≥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判断一个根式是不是二次根式,一是看根指数是不是2,二是看被开方数是不是非负数.【解答】因为,,=,(x≤3),,(ab≥0)中的根指数都是2,且被开方数均为非负数,所以都是二次根式.的根指数不是2,,(x≥0),的被开方数都小于0,所以不是二次根式.【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要看所给的式子是否具备以下条件:(1)带二次根号;(2)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例2】当x________,+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二次根式有意义要满足什么条件?本题是否还要考虑其他条件?【分析】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被开方数x+3≥0和分母x+1≠0,解得x≥-3且x≠-1.【答案】≥-3且x≠-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使一个代数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通常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分母不为零,二是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三是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A)A.-B.C.D.x2.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B)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3.当x是多少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依题意,得解得∴当x≥-且x≠0时,+x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若实数x、y满足y>++3,求|y-3|-的值.【互动探索】要求|y-3|-的值,需确定出x、y的取值范围.根据式子y>+,可以确定出x、y的取值范围.【解答】由题意,得x-2≥0且6-3x≥0,解得x=2,则y>3.故|y-3|-=y-3-y+2=2-3=-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x的值,从而确定y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代数式.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二次根式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和=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在明确()2=a(a≥0)和=a(a≥0)的算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次根式的相关计算,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min阅读】阅读教材P3~P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min反馈】1.(1)当a>0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因此>0;(2)当a=0时,表示0的算术平方根,因此=0.概括:一般地,(a≥0)是一个非负数.2.教材P3“探究”,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1)()2=4;()2=2;2=;()2=0.(2)一般地,()2=a(a≥0).3.教材P4“探究”,填空:(1)=2;=0.01;=;=0.(2)一般地,=a(a≥0).教师点拨: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1)(a≥0)是一个非负数;(2)()2=a(a≥0);(3)=a(a≥0).4.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