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运行情况报告5篇范文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一、新医改主要精神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明确了2009——2011年三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着力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改革五项重点改革,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目前,新医改三年阶段性的改革已经结束,改革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五项重点改革具体进展如下: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参保人口覆盖率达到95%;②基本药物制度尽管已经实现了基层覆盖,但其招标采购环节上存在问题不仅广为诟病,而且引发了医药行业一系列扭曲的现象;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物品种有限、卫生人才缺口等原因,无法完全满足基层卫生需求,亟待进一步解决;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及进展顺利;⑤公立医院的改革进展迟缓,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否解决。以下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内容以及三年工作进展的了解,具体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二、公立医院改革情况(一)改革主要内容1.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第1页共5页机制;2.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3.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4.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5.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6.加强公立医院管理;7.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和经济运行监管;8.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9.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二)改革进展情况2010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在各省、市、区确定的试点城市中选择遵义、上海、芜湖等16个城市加强联系指导,一年多来,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在临床路径管理、电子病历、优质护理服务、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截止2011年6月底,全国35%的二级以上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普遍优化就诊流程,缩短了平均住院日;70%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药品费用下降明显;75%的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控制运行成本。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公立医院主要以‘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为核心开展重大体制机第2页共5页制改革综合试点,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臵,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2011年7月,XX省、XX市、XX市等以组建行政事业单位医管局的形式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离'路径,在破解公立医院‘管办不分、政事不明、以药养医'等‘顽症'中迈出第一步。其他超前实行的地区还有:上海在2002年就成立了上海卫生国资、申康投资公司;江苏无锡,2005年就成立了无锡医院管理中心。2011年5月深圳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后,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度,打破目前公立医院事业编制、职员、雇员、临时聘用医生的身份界定,医院自主地设定人员的配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