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12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2学时)引言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就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这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三严三实”是当前我们党集中开展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由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又一个通知活动要求。这个问题很重要,“重要”不是像我们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样有什么分别,而是“三严三实”的问题充分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政治生态和现实。透过“三严三实”这样一个专题,对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特点趋势会有一个特别清楚明白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架构中国共产党政治的新生态环境,应当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围绕这个专题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生存环境。这是对中央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大的背景的一个介绍和分析。第二个,“三严三实”的政治议程及其内涵。就“三严三实”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一些政治上的考虑做一个基本交代和分析。第三个,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姿态”。就是按照中央的“三严三实”的这种基本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干什么、应当怎么办、应当怎么样把“三严三实”贯彻落实到自己工作的实际当中去,结合行业特点、部门特点,有效的把“三严三实”的中央要求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这个对干部的行为,职务行为是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新常态条件下的干部“生存环境”通过这个问题告诉大家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中国当前第1页共34页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环境及其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大家可能觉得是不是这个问题扯的有点远了,讲“三严三实”讲经济干什么。实际上政治和经济是不分家的,政治和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经济的特征、问题往往在政治领域能够最直接的表达出来,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环境,有什么样的经济运行,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今天的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调试,很大的程度上是适合或者说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性特征。从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的状况来看,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叫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什么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可能在认识上、看法上分歧还是比较大。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理解,至少经济新常态包含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和判断,就是当前的经济发展下行的趋势比较明显,或者说经济增长乏力,这是经济新常态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引进的概念,实际上作为一个国际流行的概念,不是中国人最先提出来的,是由美国人最先提出的,表述的是在全球化的这个背景下,全球的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全球化的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全球的经济社会的一种状态,把这个叫做全球的新常态。套用到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际上是由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的这么一个经济的转轨时期、转型时期,这叫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里面我们刚才强调,它的应有之义,最基本的内涵是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为什么增速放缓。也有客观的原因。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发端于2007年后半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最后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领域,带来的整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两个市场的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旺盛。整个外部环境的这种全球经济的周期性的困难,波及到我们的经济体,或者波及到中国,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出口乏力、出口下降。从2014年到2015年,2015年一季度出口增速成负的增长,就是说整个中国经济的出口这一块,整体上不容乐观。外部的有效的市场需求不旺盛,导致第2页共34页的结果是很多东西卖不出去,如鞋子、袜子、帽子中国擅长造的这些东西,现在大部分都堆在我们的家门口变成库存。所以外部的这种经济的周期性的环境,对中国的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这是外部的外贸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国际贸易的萧条,对中国的外部需求减退,这是外部环境。从内部环境来讲,是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煤炭、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