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油库安全管理制度为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特制订以下制度:1、油料是一种易燃、易爆、易蒸发、易产生静电、有毒的烃类物质,因此在使用和储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2、储油罐、油库、油车及油料收发区域严禁烟火,严禁吸烟。一切火种如:火柴、打火机等都要禁止带入油库。3、油库区内使用电器都必须是防爆型的,安装要合乎安全要求,电线不可有破皮、露线及发生短路现象,严禁使用明火和油灯照明。4、油库内禁止存放雷管、炸药、棉花、氧气等助燃品,周围禁止堆放木柴、树叶、干草、生石灰等易燃物品,沾过油的棉纱头、油手套、油抹布等,应放在工作间外有盖的铁桶内并及时处理。5、机械和汽车进入油库时,应立即熄火,严禁在库内检修。装卸油品时,严禁启动车辆。6汽油库内严禁使用铁器工具作业,要防止油桶的相互碰撞,更不准在水泥地上滚动无胶圈的油桶。7、杜绝储油容器的跑、冒、滴、漏油现象。及时清理库区内外油泥、油污和废油等,并予妥善处理。8、油库特别是汽油库上空,严禁高压电线通过。设置顺时储油罐与电线的距离,必须大于电杆长度的1.5倍。9、禁止铁轮车、或穿带钉子、带铁的鞋进入油库,以1免铁质相撞发出火花引起火灾。10、修焊储油容器时,必须先将容器内部残存清除并洗刷干净,方可进行修焊作业。修焊前要把全部桶盖打开通风,以免发生爆炸,要特别注意仓库及操作场所的通风,使油蒸气及时逸散。11、为防止静电的跳火放电作用,使油料着火,必须对油罐、油泵、油管等设施装置良好的接地设施,装卸油料时,输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最好接近罐底,以减少对油料的冲击和第1页共34页与空气的摩擦,在装油开始和接近结束时,应适当控制流速,防止发生静电放电事故。12、油库区内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保证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拿取方便,技术状况良好。13、油库内要保持良好通风,防止油气聚集,要经常检查油罐、油桶、油泵及管道阀门等设备,发现渗漏应及时检修,对渗漏出来的油料必须进行及时清理,进入油罐内洗刷清理作业时,先要打开各通风口,系上安全带,罐外要有专有看守,随时联系并轮换作业。14、油料有毒,对人身体有害,禁止用嘴吮吸油料,作业完毕必须用肥皂洗手、洗脸,保证身体健康。15违反以上规定的,处以每次每项50元的罚款。省道津兴线第5合同项目经理部2012年10月1日第二篇。军队油库油料供应管理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的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军队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军队油库油料供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的油料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油库规模大,分布广,对油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油库油料供应管理模式信息传递慢、工作效率效率低,各油库之间相对独立,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交互,并且数据统计及工作汇报具有滞后性,无法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影响了我军应对危机的反应能力。本文针对我军油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际需求入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军队油库油料供应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业务需求,从军油调拨管理、零发管理、油料报账、凭证管理、系统管理以及系统的其他业务方面的需求入手,对军队油库油料管理系统进行了充分地研究与分析。此外,还对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针对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国内外油库管理系统的现状自九十年代中期起,国内计算机辅助油库管理系统逐步得第2页共34页到开发应用,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油库主要应用在业务管理环节,包括自动开票、业务统计,计量帐务,桶装帐务等。部分油库正在应用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经济分析、作业调度指挥、领导查询等子系统并实现网上运行。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外发达国家对石油储运自动化一直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很快。国外比较成熟的管理系统是霍尼韦尔的油库自动化系统.在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油库中,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是其中一大优势。目前,数字化油库国内还只限于在军方油库的研究和使用,本系统的提出为国内民用中小型油库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