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XX县区经济与大庆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石化强区奋斗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地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入手,坚持把建设有竞争力和成长性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招商引资,加大对项目和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营造了高效快捷、方便优质的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暂行规定》、《发展地方经济实施办法》、《保护投资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等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作为工业发展奖励资金,用于工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论证、咨询。对重点项目在项目可研、选址、立项到开工建设、产业引导、市场拓展上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为12家企业提供扶持资金6500万元,协调流动资金5000万元,帮助万峰、鑫鑫龙和中泰三家企业通过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我区被评为省级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区,政府职能得到了有效发挥。二是开发工业项目,发展模式实现了新的转型。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逐步摆脱依靠农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探索了工业经济园区化发展模式,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统领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建设了万宝、向阳、萨东、兴化四个工业园区,投入4500万元完善了园区水、电、路、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发挥工业园区吸引项目入驻的载体功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机制,巩固了民菅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截止2005年年末,我区通过激活民间资本,共开发引进工业项目196个,工业成为拉动了地方经济持续攀升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93亿元,比2001年增长164%,年均增长54.7%;实现工业利税1.53亿元,比200第1页共5页1年增长84.3%,年均增长28.1%;地方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7.9个百分点,被省委评为省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区,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全区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2005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8亿元,比2004年增长26%;全口径财政收入44620万元,同比增长17.2%;本级财政收入20071万元,同比增长13.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6.5%。从发展态势看,工业经济方面,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18.7%。新建工业项目28个,谷丰复混肥、金星塑膜等16个项目已经投产,玉米深加工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田丰奶牛性控繁殖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项目。哈大齐工业走廊龙凤项目区建设启动顺利,园区载体功能明显提升。在农业生产方面,种源经济发展迅速,全区奶牛、生猪和大鹅分别达到3274头、4.6万头和4.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67%和5%,种子繁育和示范田累计面积达到2500亩,各类种养大户达到129户。新打农田机电井60眼,推广抗旱保收田2.1万亩,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形成了以龙凤商场、龙凤商贸城、庆客隆、蓝岛商城为主导,超市、连锁经营、专卖店等新兴业态为补充的市场营销网络,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006万元,同比增长7.8%。全区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4931户、私营企业516户,增加税收1216万元,同比增长59.6%。二、存在问题我区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2、工业项目引进难度大,工业园区发展空间狭窄,辖区石化大企业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与温州、台州等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工业经济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速度、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三少一偏”,第2页共5页在结构上,生产加工型,外、高、大项目和具有战略牵动作用和支撑作用的项目少;在速度上,洽谈项目中的意向性项目多,签约落地项目少;在项目接续上,资金到位并在近期可以开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