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江苏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2.(2015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3.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4.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b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B.X轴为温度,Y轴为酶促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在b点适当添加反应物,K值将提高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适当提高CO2至适宜浓度,K值将提高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增大环境阻力),K值将降低5.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6.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8.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曲线所代表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生存斗争存在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C.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D.种群数量越高,该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9.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列对水稻生命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对N2的利用B.水稻的叶片维管束鞘细胞可以固定C02C.水稻细胞大量积累硅元素,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矿质元素D.水稻吸水的主要动力是蒸腾拉力10.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在图示时间段内,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11.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黄鹂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得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微风佛来,总有弱不禁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来完整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读完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