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目标导航课标要求目标解析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通过读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密度图及有关资料,掌握世界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2.借助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的原因。3.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等基本概念,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4.了解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教学重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自主探究一]读世界人口密度图(图1-3-1),参照世界政区图,按要求填图。(1)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图中分别用字母A、B、C、D标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等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位置。(2)填出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尼日利亚、巴西。用心爱心专心图1-3-1[自主探究二]在表1-3-1中填写相应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总结成纲要形式。表1-3-1[自主探究三]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及其他相关资料,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从东西方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地形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经济发展水平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民族类别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探究四]说出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讨论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用纲要的形式表示出来。回答点拨:用心爱心专心规律与现象影响因素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世界约80%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大庆的崛起、吉隆坡的雏形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二战后大批犹太人移居以色列自然环境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影响最为显著政治文化因素、、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指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3.主要制约因素——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4.重要制约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5.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自主探究五]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完成表1-3-2“三峡移民方案的选择”,并说出你的选择及其理由。表1-3-2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内容库区土地承载的压力对迁入地的土地造成的压力课堂小结:用心爱心专心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世界人口分布:分布规律:半球、纬度、沿海、地区稠密稠密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条件及等政治文化因素:政治、、、等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等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亿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亿课堂检测: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西亚B.北非C.大洋洲D.东亚2、影响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因素()A.生产活动方式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交通运输条件D.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