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识记提醒】本部分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论部分。记忆中要抓住关键词,把握原理和方法论,并注意与其他知识模块的区别。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理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同一个意思。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一种显著的变化。5.发展就是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发展。6.运动是有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7.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8.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9.意识是大脑的机能。10.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因此,有了客观存在就能产生意识。11.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事情才成功。练习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高考·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C)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2010高考·北京卷26)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3.(2010年高考·江苏卷28)有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D)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4.(2008·广东文基,15)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B)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2008·广东理基,61)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D)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2008·江苏单科,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B)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8.(2008·重庆文综,3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C)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9.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D)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10.图1漫画《招聘》启示我们(C)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010重庆卷)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西索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回答11--12题。11.材料表明(C)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是以“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