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3.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案所属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模块《环境保护》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课程标准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教学目标[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知识技能[来源:Zxxk.Com][来源:学_科_网]知道城市环境问题的构成和危害,能提出一些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和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方式,[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过程和方法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城市垃圾问题,与其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和综合利用的对策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维护身边环境的责任感重点城市垃圾的危害、防治、综合利用难点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教学方式引导方式学习方式主题研究方式教学、学习手段多媒体课前准备上网查询城市的防治和综合利用;对周围的社区进行调查生活垃圾的日产量、去向课时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材的情景及问题)[资料]1、如目前南京日产垃圾3500吨2、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它们在北京四周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占地60公顷,总填埋面积40余公顷,日处理垃圾2000吨,占北京垃圾处理量的1/6一、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1、城市垃圾的构成[教师导]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它的成分和数量都因时、因地而异[学生研究活动](1)、分析我国某城市某居民区垃圾成分和数量的因时变化(配合照片)传统的生活时期现在城市垃圾成分城市垃圾数量(2)、分析城市垃圾成分因地的变化城市某居民区城市的某学校城市垃圾成分2、城市垃圾的危害[师生共同完成研究]占用土地——因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没有处理前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淤塞河湖水道、污染水质——堆放不合理,如投入河流,就会淤塞河湖水道,垃圾中物质溶解进水里,会污染水质,使水变质,变黑,变臭,富营养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污染大气——城市垃圾燃烧时,特别是化学物质的燃烧,会释放出有毒的物质,从而污染了空气。[资料]2005年,建设“法治政府”、依法管理城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最急迫的课题。值此岁末年关,本报对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盲点、疑点、难点问题作一系列报道,以供城市管理者、立法机关、法律人士和广大民众检视和探讨。植物都变异了,月季花长得比牡丹花还要大;很多人莫名其妙就患了癌症,比例还在不断扩大———“我不知道这是否跟垃圾场有关,但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令人恐惧”。这是南京一位环保人士从江宁两处垃圾填埋场探访归来的感受。“原始的填埋方式,正在日益危害这座城市的环境”,这位人士表示,“不能光顾着喊可持续性发展的口号,垃圾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我们的城市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陷入灾难之中。”“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记者昨天赶赴现场调查时的感受。城A篇目击:满山遍野垃圾堆聚“早已习惯恶臭味”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江宁开发区水阁行政村的水阁有机废弃物处理场。按照官方的说法,水阁垃圾场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带牛首山南沿,东邻宁丹公路,距水阁村居民点1.2公里,距市中心25公里、绕城公路3公里。这些文字的描述,让人联想到这里应该是一个风景秀美、交通便利的地方。然而,在通往垃圾填埋场的路上,记者却发现,沿途的植被仿佛集体营养缺失,一片枯败的景象。所有的树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枝干扭曲朝地,见不到一片绿色的叶子;地上杂草丛生,偶尔见到一两株野花,全都蔫耷着脑袋,手指轻轻一碰,花瓣随即落地,花托处还流出褐色的黏答答的液体,一股奇臭随即蹿出。走进垃圾填埋场大门,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恶臭,成群结队的苍蝇四处飞舞。“这个味道我们早就习惯了,苍蝇、蚊子也都是老朋友了”,垃圾场一位工作人员看到记者屏住气息、挥手驱赶苍蝇的窘样苦笑着说。这个占地540亩、设计库容量240万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