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读下图,理清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按性质分类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图_甲_)、水体污染(图_乙_)、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_全球变暖_(图丙)、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图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思考启迪]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有没有环境问题?提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人口少、人类活动的能力和范围小,对环境的影响弱,但也存在环境问题,主要由洪涝、干旱等自然原因引起。有时集体采猎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二、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1)资源短缺: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2)生态破坏:如土地荒漠化(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3)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酸雨危害。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温馨提示]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3)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知识点(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类型———————情景导入先思考———————有谚语说道:“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1)谚语中提到的是哪种环境问题的表现?提示:土地荒漠化。(2)该环境问题主要分布我国的哪些地区?提示:西北地区。———————核心要点掌握好———————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2.具体原因分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1)人口压力:(2)资源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区别含义由于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机制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表现方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噪声污染土地盐碱化放射性污染大气增温、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联系都是环境问题的基本形式,环境污染往往会导致生态破坏———————应用体验不可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滥伐森林B.草场退化C.土壤污染D.沙尘暴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①林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④臭氧层破坏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1.A2.D图中显示的是滥伐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读图,回答3~4题。3.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资源衰竭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4.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生物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