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课标】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结合分析本市的交通网,模拟设计更为合理的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方案。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的了解,学习进行简单的区域交通运输线路模拟设计。2、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3、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4、通过对香港国际机场的区位分析,归纳航空港选址的主要区位原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1、影响青藏铁路区位选择的因素。2、港口形成的条件及区位因素分析。3、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道路网规划。[教学方法]1、采用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3、探究法进行区域交通布局设计。[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提问: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离不开线路、站点和运具三大要素。线路和站点共同构成交通运输网,它们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一、交通运输线[如果让你为某地区进行交通线路设计,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让学生说说看]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我们要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主要遵从造价低,经过地区客货流量大,运输效率高,施工比较容易等原则。[活动,阅读知识窗——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板书或媒体展示]:[来源:学科网ZXXK][创设问题情景]读“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分布图”,从全国看,我国什么地区交通最落后?(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相继建设起来。我国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将于2007年建成通车。[请大家阅读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结合我们平时积累的各种相关信息,分析青藏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2、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步骤(一)了解青藏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ⅰ青藏铁路的长度,经过的省区?ⅱ穿越的地形区?ⅲ穿越哪些江河,湖?ⅳ沿线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来源:学科网]ⅴ经过的重要城市有哪些?ⅵ青藏铁路建设要克服哪些自然环境问题?(高原缺氧、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三大困难)步骤(二)影响青藏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A、为什么要修建入藏铁路?思考P94问题:1、说说现已建成进入西藏的交通运输线有哪些?原有的公路运输已不能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状况要改变。——合理布局全国交通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B、为什么修青藏铁路而不是滇藏、川藏、甘藏?阅读P94表4-2-1“进藏铁路方案对比”青藏线施工条件相对较好,造价及总投资最低——经济因素和自然条件决定选线C、为什么不早点修建青藏铁路?三大世界性难题未克服。——技术因素D、你还能想出其他可能影响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吗?(学生自主发言)[小结]:地理条件因素——高原缺氧、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有一定制约作用】经济社会因素——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生活贫困【主要决定因素】政治因素——维持青藏地区的稳定,增强民族交流和团结,确保国家统一。科技因素——冻土问题得以解决【保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