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一、课标分析知识技能: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即让学生在简易天气图中找到锋的位置,并根据锋的符号判断其性质,并结合发生季节判断附近天气特点以及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的变化。不同锋面类型及其特点虽然课标没有明确要求,但对它们的分析是认识锋面天气过程的基础,应当列表比较其结构和运动特征以及天气现象。锋面的结构与运动特征包括冷暖气团的位置、主动移动的气团、锋面的倾角、锋线的符号与移动方向。锋面天气现象包括锋区天气、降水部位、降水强度、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天气变化(气压、气温、风力、阴晴等)。课标要求以某种气象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对应锋面天气,不同季节的锋面可能带来不同的气象灾害,如夏季的冷锋可能带来暴雨、春季的冷锋可能在北方带来沙尘暴天气、冬季发展迅速的冷锋可能带来寒潮。过程方法:通过示意图的分析对比,结合天气变化现象,归纳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认把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科学观念。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规律、原理及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同时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能力、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活常识,结合读图分析,学习锋与天气的知识困难不大。三、重难点确定教学重点: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列举锋面天气系统对应的气象灾害及其危害,这些是本节课的重点。它们不仅是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利用对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认识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体现。教学难点:运用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描述不同锋面的天气特点和天气过程,不同季节冷锋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本节课的难点,这是因为锋面天气系统较为抽象,学生常把锋面天气看作静态现象并脱离具体的发生季节,忽视其发展过程,孤立地看待它,。四、教材分析通过P45活动,设置情境,引入。通过一般锋面图(修改图2.18或另绘图,先不标示冷暖气团运动箭头):标示冷暖气团的位置,降水区域、锋线。附加冷气团和暖气团主动移动情况,引出两个示意图,参照冷锋和暖锋及其天气图(图2.19、图2.20)转绘冷暖气团运动箭头,说出冷气团运动箭头的差别;标注锋线,说出符号的差异其移动方向;以锋线为界,说出锋面前后方向,判断冷暖锋降水部位的差异;根据冷暖气团的上下位置,推导锋面倾角差异,判断冷暖锋降水强度的差异。列表比较冷暖锋差异。说明准静止锋和梅雨天气。从国家气象局网站下载标有锋面的建议气象图,分析锋面附近天气特点,说明某一城市的天气发展过程。1暖锋频繁发生的地区弱化。不要提及昆明准静止锋。结合生活实际,说明不同季节冷锋带来的不同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列举其危害。将寒潮的案例提前到锋面系统之后,说明寒潮标准。五、学习目标1.利用锋面示意图,根据冷气团移动箭头、锋面符号或降水部位等差异判断锋面类型,说出其天气特征。2.运用简易天气图,结合发生季节,分析锋面附近天气状况和天气过程。3.说出与锋面天气系统相关的气象灾害及其危害。4.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认把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科学观念。六、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以启发式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自编课件)。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标要求1.导入新课:播放天气预报,配简易天气图(或P45活动)。(1)提问:给你简易天气图,你能播报吗?(2)在图中找出标示的锋线,与卫星云图比照,看看其特点。观看,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本节课的最终能力目标。引出锋的概念。2.一般锋面图(修改图2.18或另绘图,先不标冷暖气团运动箭头)。标示冷暖气团的位置,降水区域、锋线。学生绘图。了解锋面的一般特点。运用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说明锋面天气特点。3.附加冷气团和暖气团主动移动情况,引出两类锋面示意图,比较。(1)参照冷锋和暖锋及其天气图(图2.19、图2.20)转绘冷暖气团运动箭头,说出冷气团运动箭头的差别。(2)标注锋线,说出符号的差异其移动方向。(3)以锋线为界,说出锋面前后方向,判断冷暖锋降水部位的差异。(4)根据冷暖气团的上下位置,推导锋面倾角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