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几何体到三视图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由几何体到三视图》,所选用的教材为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加以说明。说教材内容分析说明新课程“立体几何”部分新增了一些内容: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这些内容与初中“空间与图形”中的“视图与投影”紧密衔接。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形式,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考查根据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学好三视图为学习直观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抽象思维能力弱,普遍感到数学难学。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的视图的方法。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算是新知识的学习,而是一个复习、一个进一步深入的环节。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引导,使学生快速抓住本节内容的要点,进入学习、探究的角色。但是,学生在初中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地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2)过程与方法:在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过程中,体会三视图的作用,更深入地理解投影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平面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理性思考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4.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2)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说教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及从实物模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启发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同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对实体模型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三视图所遵循的规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说学法高一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学生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而这节课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根据本节课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主动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学具:柱、台、锥、球的石膏模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揭开①赏析:“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横看、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②PPT展示图片2.3图片1诗情画意中引入本课课题,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一种意识,要多方位去观察物体,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看物体。图片2:作用有两个:首要任务是为三视图的出场作铺垫,同时也用丰富的资料体现了三视图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图片3:体现了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回顾旧知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三视图。1.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主视图。2.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