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八年级上《中国的自然资源》(板书),我将从地理课程标准,本单元的编写思路,单元目标,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着重再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过程。在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的自然资源》这部分是这样要求的:(编写思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将中国的自然环境从三方面进行了表述:。这三部分内容虽各有重点和特点,但都是围绕地势地形这一主线展开,地形对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地理的基础是中国的自然地理,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应成为学习中国地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只有了解了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才能认识我国人文地理的特征,以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我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国土,使得我国具有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有决定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多彩。对于基本特征的学习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了解,既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我国自然条件的忧患意识。本部分的编写思路是不求系统,突出个案,利弊兼顾,辩证唯物。如依据对课标的解读,制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通过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提高阅读各种地图能力,从中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总结出我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地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辩证的观点,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重点:使学生学会使用地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加工。总结出:通过总结,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难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通过画面的动静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本部分的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节1课时1课时第二节1课时1课时2课时第三节1课时1课时1课时本章的知识树如下设计每节的教学过程通过任务驱动式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读图分析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5、课堂小结交流评价由于时间所限,我选择本单元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例如讲述《地形复杂多样》这一重点内容时,可以分三个步骤,来突出重点:(点地形复杂多样)第一步:让学生读山脉走向图,讲解关于山脉走向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一座山告诉学生这叫“山”,然后在画一列山告诉学生这叫“山脉”,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山脉走向的概念: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完成教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类型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转化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珍惜和合理利用第二节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林地分布在季风区,草地在非季风区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第三节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总量位于世界第6位,人均110位以后。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材上的活动一,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在学生读图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闪烁演示不同走向的山脉,要求边做边看图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第二步:为了让学生理解山脉所起的“骨架”作用,让学生完成的活动二,将同一走向的山脉用彩笔连成一线。学生参考多媒体的演示,自己动笔绘图,尝试着把中国地形网格图画出来,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并且参照地形图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入网格图中,既熟悉各地形区名称,又能掌握它们的位置。第三步:用视频向学生简单介绍主要山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