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探究设疑1:比较以上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老子和郭象、韩非和董仲舒、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探究提示:以上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言论分别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1)唯物辩证法2)形而上学1)、第一组材料中,老子的言论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而郭象的言论则体现了孤立的观点;第二组材料中,韩非的言论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而董仲舒的言论则体现了静止的观点;第三组材料中,黑格尔的言论承认了矛盾,而杜林的言论则不承认矛盾的存在。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现了辩证法的思想,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则代表了形而上学思想。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联系的观点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孤立的观点(1)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发展的观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静止的观点(2)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有所为,有所不为---全面的观点有利就为,没利不为--片面的观点(3)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根本对立(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为什么?因为矛盾的观点: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相反。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上述材料说明的哲学道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4)、不能找到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5)、“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即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同时联系又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不能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1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联系。6)、这一态度说明了: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尊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三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7)、“五个统筹”包含的哲学道理:(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整个世界就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五个统筹”立足全局,着眼整体,正确反映了经济、社会、自然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2)事物及其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我们的发展的重点,促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国内外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五个统筹”反映了经济、社会、自然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正确决策。(4)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贯彻“五个统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8)、“五个坚持”包含的哲学道理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