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通过绘制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说出其特征。(综合思维)2.利用地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区域认知)3.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简述主要气候区典型植被类型及其特征。(地理实践力)4.树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观念,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1.气候的形成: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气候特征:全年皆夏,气温季节变化小,年平均气温在26_℃左右。全年多雨,分配比较均匀,年降水量大多在2_000毫米以上。3.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4.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土壤为砖红壤,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1.气候的形成: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_000毫米。3.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4.气候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外貌上的季相更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显著特征。春季萌叶抽枝,夏季枝叶茂密,秋季树叶凋落,冬季完全无叶。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1.气候的形成: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2.气候特征: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气流下沉,干旱炎热;冬季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3.气候的分布: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4.气候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有些植物的叶子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1.气候的形成: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1控制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气候特征:当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当信风带控制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水较多,年降水量为750~1_000毫米。3.气候的分布:非洲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东部和南部,南美洲巴西等地。4.气候对植被景观的影响:植被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到了干季,天气燥热,一片枯黄。(1)热量带为温带的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小于零摄氏度。()(2)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4)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减少蒸发。()(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提示](1)×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零摄氏度。(2)×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3)√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4)×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御冬寒。(5)C[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温带荒漠为主。]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每年6~9月的非洲,将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和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问题1(区域认知)你知道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