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习目标:1.了解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对策。(重点)2.理解我国土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措施。(重点)3.掌握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难点)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2)节流: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水定额。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3)\a\al(采取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具体措施2.土地退化的防治(1)概念: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2)表现①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②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③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3)防治①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②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1.大规模开发地下水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2.海水淡化成本太高,因此该技术没有实际推广价值。()3.提高土地利用率就是要大规模开发利用荒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4.随着大量荒地被开发,我国人均耕地将大大增加。()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提示:1.×地下水应合理开发利用。2.×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提高,海水淡化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应用。3.×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于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价值,而不是“开荒种1田”。4.×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5.A[海水淡化需要较高的技术条件,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海水淡化的能力,因此不是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2018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四周年,截至12日,累计调水222亿立方米,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水质实现全面达标,生态补水效益逐步显现,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问题1(综合思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会出现短缺问题?提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和经济活动发展需水量大增;水污染;水浪费等。问题2(区域认知)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南水北调工程?提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归纳总结]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主要措施具体措施开发水源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采取全面节水措施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农业节水)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及重复利用率(工业节水)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提高节水意识(生活节水)读图,完成1~3题。21.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A.工业节水B.生活节水C.农业节水D.生态节水2.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原因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A.漫灌B.滴灌C.喷灌D.根灌3.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A.改进灌溉技术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D.海水淡化1.C2.A3.D[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4.6%,因此农业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第2题,漫灌由于渗漏和蒸发,灌溉效率比较低,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第3题,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4.香港人口750多万(2019年底),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香港面积1104km2,岛上最长河流深圳河不足30km。下图示意香港岛和附近地区以及香港的气候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