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见第九讲:四—4.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五—2—(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见第七讲:气候的形成和变化)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本讲重、难点:1.自然资源的特点及与人类关系2.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考点点拨:第一课时一、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得,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经典例题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铅锌矿、钾盐B.雷电、沙漠C.汽油、滩涂D.草场、沼气【解析】铅锌矿、钾盐属于矿产资源,草场、滩涂属于土地资源,都属于自然资源,汽油、沼气不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不属于自然资源;雷电目前不能够有于生产和生活,也不属于自然资源。【答案】A[经典例题2]下列地理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即从属关系)的是()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B.土地——平原——耕地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林地【解析】生物资源与水资源是并列关系;平原是地貌类型,不属于土地利用类型;林地为土地资源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不是生物资源。【答案】C2.分类:根据属性分类,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即矿产资源)两大类。用心爱心专心3.共同特征:[经典例题3]下列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的是()A.煤炭资源B.铁矿资源C.森林资源D.石油资源用心爱心专心陆地自然资源属性利用方式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冶金原料(如铁、铜、铝)燃料原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如磷、硫)工业矿物(如云母、石棉)建筑材料(如大理石、石灰石)其他用途土地资源可再生资源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用地、其他用途水资源可再生资源发电、灌溉、运输、其他用途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食用、药用、植物燃料、工业原料气候资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辐射、热量、风特征含义或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域差异。各种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明显,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地质规律不同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下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内生矿多分布在岩浆岩地区,外生矿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资源间的联系性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一种资源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资源甚至资源整体的变化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水热资源充足,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由于降水稀少,导致动植物资源贫乏,但风力资源和太阳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是不能再生的,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其数量都是有限的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利用的发展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将不断提高一些过去不能被利用的资源变得可以被利用,并且也由过去的单一利用方式变为综合利用方式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解析】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显著,非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制约。【答案】C[经典例题4]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的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其结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