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2.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二、成长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3.主要问题判断1.区域都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发展与成长的。(×)2.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初期出现的。(×)三、转型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加剧。3.主要问题: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四、再生阶段1.特点: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区域经济复苏。2.主要措施(1)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2)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3)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3.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思考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案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所以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导致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衰败和萎缩;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问题主要是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探究点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材料二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案煤炭资源丰富;五大湖和运河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2.图示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域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随着五大湖沿岸工业带的形成以及城市群的出现,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地价上涨,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案例分析——“钢都”匹兹堡(1)初期阶段(2)成长阶段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区域。据此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1~2题。1.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交通落后②水系稠密③地势低平④土质黏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这个时期,长江中下游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答案1.B2.A解析第1题,交通属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对种植业影响不大。第2题,西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落后,区域发展缓慢,属初期阶段。探究点二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材料二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积极进行环境整治,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东北部工业区又呈现繁荣景象。很多大都市区都已经成功地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服务业中心,例如,底特律现已成为汽车工业研发中心。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这座昔日的“没有屋顶的地狱”,如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均已排在美国城市的前列,被誉为“知识城”。1.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五大湖区人口曾大量外迁,其迁移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_,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