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1/20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20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3/20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背景情境导入在“神舟”七号飞船降至100千米高度时,返回舱进行姿态调整。在距地面约80千米时,返回舱再入稠密大气层。进入黑障区后,通信中断。约距地面40千米高度时,出黑障区,通信恢复。什么叫稠密大气层?什么叫黑障区?稠密大气层是指对高速飞行物体产生较大阻力的大气层,一般距地表100~120千米以下,该层大气密度较大。稠密大气层之外称为外层空间,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它一直可以延伸到3000千米左右,这一层也被称为稀薄大气层。稠密大气层之外一般称“天”,之内就是“空”。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就是航空飞行器,在外层空间飞行的就是航天飞行器。当返回舱大约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进入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与周围空气发生剧烈摩擦,使返回舱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返回舱变成一个火红的流星,周围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等离子鞘套电磁屏蔽。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黑障区”。黑障区范围取决于进入大气层的物体的外形、材料、再入速度、无线电频率和功率等。如果无线电频率选择合适,也可以避免黑障现象。返回舱在下降到距地面大约40千米时,返回舱升力控制系统开始起作用,速度也有所放慢,黑障现象就会消失。问题: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怎样?教材内容详析知识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知识背景近地面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及高度大,对流层顶高;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及高度小,对流层顶低。同一地区,对流层高度夏季大于冬季。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成分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N2)约78%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O2)约21%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CO2)很少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O3)很少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水汽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也能吸收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拓展探究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大气的组成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等成分不仅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而且对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有重大作用;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大气成分产生影响,从而改善或者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如: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用心爱心专心1→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成因层次高度特点形成原因对流层①低纬17~18千米②中纬10~12千米③高纬度8~9千米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气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②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③集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①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到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②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含量极少,能见度好,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的影响,到30千米以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高层大气平流层顶以上范围①,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②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大气物质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逐渐减弱拓展探究逆温现象在对流层底部常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导致空气“脚重头轻”,气象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逆温”。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逆温现象时常出现。一旦逆温层出现,将严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走出误区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从地面开始,气温先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50~55千米以上,气温先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80千米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