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必修模块3第3章第3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所需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一方面地理学的一些空间分析方法与观点是它的基础,另一方面它能及时而又准确地向地学工作者、各级管理和生产部门提供区域综合、方案优选、战略决策等方面可靠的地理或空间信息。不过因为GIS作为学科而言更侧重软件的开发设计,且其产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所以课标并不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GIS的知识,仅要求“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在选用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时,应该把重点放在GIS技术的应用上,具体可从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预测、土地资源管理、资源保护等领域展开。【教材及学情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必修模块3”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部分课程标准内容的一部分。从教材编排顺序来看,中图版教材将本节内容设置在第三章第三节,这一方面是通过介绍GIS分析技术对前两节介绍的GPS、RS观测技术的延伸与补充,另一方面前后三节的排列也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空间信息从获取到加工的技术应用的顺序。从教材内容上分析,中图版教材将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GIS的概念、工作流程、基本构成,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对GIS技术有整体的了解;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GIS的四大主要功能,教材应用大量图片资料以达到对相关内容的直观展现,利于学生自学,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使学生认识到“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空间表达”是GIS众多功能的基本落脚点;第三部分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GIS在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的具体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深入到这项技术手段的应用层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怎么利用GIS技术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相比较而言,人教版在本部分用的篇幅较小,新旧人教版教材均以香港地理信息系统为例,简要分析介绍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而湘教版内容最为详细,除正文外有大量阅读材料,便于学生理解。总体上看,GIS技术发展时间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高,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相应的知识背景,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因为深圳的学生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对城市管理亦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备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能适当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所以本节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比较适宜。【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借助于Arcgis9.0软件的演示,了解GIS的主要构成,理解GIS的基本流程图。②通过教学前的问题收集过程,教学时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了解GIS的基本功能,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①使用电子地图查询交通、旅游等信息,学会利用GIS产品从互联网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②与他人合作,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地理学习与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关注、应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意识。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地理科学前沿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分析】用心爱心专心教学重点: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了解GIS的基本原理。GIS是由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相结合而产生的高新技术,高二的学生此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很低,对数据库、信息处理的概念非常模糊,而这些概念自身又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高中地理课程仅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技术手段,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较为熟悉的城市空间方面的应用上。【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1.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2.讲述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讲授、演示Arcgis9.0软件的运行界面、过程、结果,让学生迅速接受与理解GIS的基本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分组开展课前实践活动,课中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4.分析类比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