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画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体验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对一组数据的处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画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难点:利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对一组数据的处理三、教学模式(或方法)探索、合作、交流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修改意见一、问题引入1.什么是频数?2.问题: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63,84,91,53,69,81,61,69,91,78,75,8l,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21,82,87,75,87,95,53,65,74,77。用所学的知识来直观、清楚地反映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及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感到困难。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二1.频数分布表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率,填人下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这就是频数分布表。说明:(1)以多大的距离来分段,根据考察对象的需求来定。(2)为避免一些分数不知在哪个分数段,可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起点稍微减小一点。(3)每段距离相等。2.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上表,老师示范绘制直方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分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90分以上的同学较少,不及格的学生数最少。这就是频数分布直方图。思考: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确定组数,组距3.确定分点:每个分点的取值应比统计数据多一位小数.4.列频数分布表.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用X轴表示各分组数据,用Y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条形的高度由频数决定,条形的宽度由组距决定.课堂练习:某区在实施居民用水额定管理前,对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是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获得的50个家庭去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并将调查数据进行了如下整理:4.72.13.12.35.22.87.34.34.86.7学生自己总结学生思考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当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4.55.16.58.92.24.53.23.24.53.53.53.53.64.93.73.85.65.55.96.25.73.94.04.07.03.79.54.26.43.54.54.54.65.45.66.65.84.56.27.5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分组划记频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