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望子成龙”和“望子成狗”一次,一位中国教授与一位西方留学生在交谈中提到“望子成龙”一词,教授说:“你父母大老远把你送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他们是‘望子成龙’啊!”话音刚落,不料这位留学生竟瞪大眼睛反问教授:“你说什么?为什么要‘望子成龙’,而不是‘望子成狗’啊?”在中国,“龙”是一种祥兽,而在西方,“龙”则是“邪恶”的代名词;“狗”在汉族人眼里,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在西方人眼里,却是一种善良、忠诚的动物。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上述笑话。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学习语言就要入乡随俗,就要好好地了解与之有关的文化。说“狗”→1.请概括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明确]2.具体分析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上的表现最为明显。一种情况是相同的事物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词语,这只能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解释;另一种情况是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这也往往需要从民族文化意识来解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比如西风吹来,给亚洲东部地区带来的是花木的凋零和冬天的肃杀,而在西欧国家,恰恰是西风唤醒了昏睡的冬天,迎来明媚的春光。一、1.英译汉:“blueMonday(倒霉的星期一)”“redflag(让人生气的东西)”“whiterage(震怒)”“whitelie(善意的谎言)”“whitenight(不眠之夜)”“yellowjournalism(耸人听闻的报道)”“yellowdog(可鄙的人)”“agreenhand(新手)”“agreenman(新手)”“agreenoldage(老当益壮)”“blackdog(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letterday(倒霉的一天)”“blacksmith(铁匠)”“black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leg(骗子)”。Mr.Whiteisaverywhiteman.怀特先生是一位非常忠实可靠的人。“white(忠实可靠)”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他那天脸色看起来相当不好。“green(病危)”Hehasbeenfeelingbluetoday.他近来感到闷闷不乐。“blue(沮丧或悲伤)”WhenIsawhim,hewasinabrownmood.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inthepink(是一个词组,是一个幽默语,意思是:身体很棒)”2.汉译英:“红白喜事(weddingandfuneral)”“黄袍加身(beacclaimedemperor)”“黄毛丫头(agreenhand)”“白做(getsmallthanksforsomething)”“黑白不分(confoundrightandwrong)”“白手起家(startfromscratch,buildupfromnothing)”“真相大白(comeoutinthewash)”“开门红(tobeginwell,tomakeagoodstart)”“红光满面(tobehealthyandenergetic)”“红娘(matchmaker)”“红眼(greeneyed)”“铁青着脸(blackintheface)”“苍天(empyrean)”“青史留名(stampone’snameonthepageofhistory)”“黑色幽默(blackhumor)”“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urpassone’smasterorteacherinlearning)”“黑帮(sinistergang)”。二、以“九”为例。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的文字,继而演化出“神”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此外“九”还虚指多数。《红楼梦》第九回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比如歌曲中有“九曲黄河”乐器中有“九音锣”,体育活动中有“九柱戏”,兵器中有“九节鞭”,地名中有“九寨沟、九华山、九江、九龙”等。(其他数字的解说略)三、汉文化中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