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选修《语言的运用》]第5单元优先回答什么第二学时教案【活动内容】1.引导学生注意倾听。2.了解会话的转换。【活动过程】一、导入会话需要至少两个以上的人来相互交流,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应注意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发言。二、活动1.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发言。2.同学总结,教师补充:①学会倾听。倾听别人说话本来就是一种礼貌。倾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内心想着辩驳,或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层次二: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层次三: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这种倾听者清楚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态度;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理解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询问而不是辩解。②注意自己和说话者的动作。主动地与讲话者进行目光接触,并做出相应的表情,以鼓励讲话者。比如可扬一下眼眉,或是微微一笑,或是赞同地点点头,亦或否定地摇摇头,也可不解地皱皱眉头等,这些动作可帮助起到良好的收听效果。另外,人的眼睛很难做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会通过眼睛表露出来。为此,谈话者可以通过眼睛的细微变化,来了解和掌握你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如果谈话对方用眼睛注视着你,一般地说是对你重视、关注的表示;如果看都不看你一服眼,则表示一种轻蔑;如果斜视,则表示一种不友好的感情;如果怒目而视则表示一种仇视心理;如果是说了谎话而心虚的人,则往往避开你的目光。③通过记笔记来达到集中精力。通常,人们即席记忆并保持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应该在听讲时做大量的笔记。记笔记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回忆和记忆,而且也有助于在对方发言完毕之后,就某些问题向对方请教或询问,同时,还可以帮助自己作充分的分析,理解对方讲话的确切含义与精神实质;另一方面,通过记笔记,给讲话者的印象是重视其讲话的内容,当停笔抬头望望讲话者时,又会对其产生一种鼓励的作用。3.不良倾听行为特征的自我检查。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列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检查。①当听到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时,是否心里在为自己辩解。②平时与同事、朋友谈话,自己说的话多不多,是否给对方更多的说话机会。③与人谈话,是否只顾自己说而很少关注对方的反应。④是否常常打断别人的话。⑤与人对话,是否经常走神。⑥在谈话中是否倾向于奉承对方。⑦有疑问是否提问。⑧对对方谈话内容中的小缺陷是否特别敏感。⑨听别人讲话时,你的坐姿、目光、手等通常怎样?⑩你是否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等。4.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一下会话的转换。5.讨论:除了课本上说的转换方式外,还有哪些?讨论。6.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体会会话的转换。然后相互评价。三、作业请同学课后从与别人的谈话或影视作品中找出十条表示会话转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