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钠》教案玉门油田外国语高级中学姓名路仲科单位油田外国语高级中学联系方式13321377974年龄40岁教龄20年职称中学高级学科化学授课名称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年级高一年级课型新授课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从四个方面就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及用途做了论述说明,并安排了有关钠的性质的论证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本节课的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钠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本节课采用“引导——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亲自设计实验、亲手做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问题来认识金属钠的有关性质。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整合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另外,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做实验,看热闹”的倾向,教师要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有选择地观察和进行认真思考,同时利用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教材特点1.本节教材为“引导——实验探究法”,很重视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有关结论,获取新知识。例如,教材对钠的性质的介绍是通过4个实验展开的。尤其是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通过对两个实验主要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钠的密度比水的小、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以及反应后生成了碱(氢氧化钠)和氢气等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2.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材中对实验室里的钠为什么通常保存在煤油里的介绍,就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来进行的。本节教材后的习题也很重视综合运用第一章及本节所学的知识。教学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铝箔、大头针。教学手段学生实验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第二章碱金属[前言导学]:1、碱金属包括哪些金属元素?它们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把它们叫做碱金属?[引导1]: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块儿(如铁、铜等)(1)、可以用小刀很容易地切割吗?如能切割,观察断面的颜色。(2)、把它们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能熔化吗?你能观察到什么?(3)、把它们放入水中能溶解吗?能漂浮与水面之上吗?[渲染]:同学们,还等什么,马上实验吧![巡视并指导]:指导学生完成上述实验。[实验探究1]:教师分发钠块儿,然后说:同学们,如用钠儿块重复上述实验,你又能看到哪些奇妙的现象呢?[巡视并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指导]:请各组派一位代表汇报本组实验情况并将本组通过实验得到的金属钠的性质进行总结。阅读教材理解回答每四人一组,动手实验,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入手,形成对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教师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