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主要内容有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小片段、每个基因携带某种特定遗传信息、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表达遗传信息等。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二、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变抽象为形象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所在。本班学生生物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较欠缺,所以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体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存在的;3.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描述基因的概念和功能。(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几个概念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同生命科学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基因的概念和功能。五、教学难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六、教学方法学法:自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法相结合。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分析归纳法相结合。七、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时间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引入课前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播放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营造温馨温情的学习氛围,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展示七组相对性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的性状及相对性状受什么控制?(二)新授1.学生自学、讨论。学生阅读教材101面至103面(建议活动暂时不看),思考并讨论:(1)生物体内有哪些遗传物质?(2)尝试描述染色体(如存在的位置、组成、生物体中的数目等)。(3)尝试描述基因(如存在的位置、在生物体中存在的形式及功能等)。(4)尝试画出人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AN和基因六个概念的概念图。2.学习染色体生物体的遗传现象与遗传物质有关。提问:生物体内有哪些遗传物质?学生回答后,教师予以评价。幻灯片展示染色体存在的位置,学生尝试描述染色体,教师提示学生从染色体的概念、存在的位置、组成、在生物体中的数目和存在形式等思考。学生描述后,教师归纳总结:(1)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2)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在体细胞中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幻灯片展示几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让学生观察发现:生物体染色体数目一般是偶数(成对存在);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教师强调:子代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幻灯片展示人体生殖时父母体细胞、生殖细胞(配子)和受精卵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在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形成受精卵时恢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通过下表强化训练(幻灯片展示):生物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马64苹果34玉米10提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起遗传作用的是什么?过渡到基因的学习。3.学习基因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染色体、DNA分子链和基于图片,学生观察,强化学生对染色体、DNA分子链和基因的感性认识。展示有耳垂和无耳垂、拇指弯曲与直伸两组相对性状,学生思考:这些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引出基因,强调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师生一起归纳小结:(1)生物体的细胞核上有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DNA和基因(2)DNA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成对出现。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称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学生思考:基因、DNA分子和染色体三者的数目存在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