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与实践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课型学时】综合与实践课一课时【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向少年时期过渡,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就象干柴,而恰当的激发就象火种,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内容在小学已经接触过,所以他们并不感到陌生,但是中学再次学习身份证的有关知识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内容加深,范围加大,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调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1)了解身份证在社会生活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体会数字编码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力目标有(1)对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评价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2)经历吉普赛人神奇的读心术的解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有(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并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探究身份证号码中各个数字的意义、编排方法及现实意义。2.经历设计学籍号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的完善性。【教学难点】1.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汇报。2.对数字运用的延伸与拓展。【教法】以开放式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教师做好引导,对学生课内外资料的收集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汇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学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在课前分组搜集数据,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获得直观、真实的印象;课上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代表总结发言,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与共同成长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实例设疑,探索规律1.引入:在白板上课件显示“李伟华”这个名字,问:大家熟悉这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在电脑“百度”上搜索这个名字,会出现许多的相关信息。有市政府领导、有艺术家、企业家、医生、大学老师……后面这个才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我的信息。(课件出示部分搜索信息)问题:在一个大范围里,有时姓名并不能代表同一个人。那么怎样才可以确切的表示出同一个人呢?-------身份证(学生回答)。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在哪些地方用身份证呢?(由学生各抒己见)2.简单介绍展示身份证外观、构成。请收集到有关“身份证有效期限”的同学给大家做一介绍。(学生介绍)3.在身份证的正面最下方有“公民身份号码”,这些数字是随便编的吗?它里面包含着哪些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P118《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这节综合与实践课。4.首先我把搜集组的同学搜集到的身份证信息给大家作一展示。(1)出示三个表格和部分个人身份证号码,观察这些数据及编排顺序,你发现了什么?(2)分组讨论,探索答案。找学生回答。5.由采访、调查组的同学代表来主持汇报调查结果。(1)出示相关视频及调查结果。(2)在身份证调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并回答:①身份证的位数为什么有15位变成了18位?(举例说明)②为什么地区码中表示省份的要用两位,一位不行吗?三位呢?③为什么有些校验码是字母“X”?④如果是双胞胎,他们的身份证会不会相同?思考:未来身份证号码位数有可能变得更多吗?会加进什么信息呢?(学生猜想后,出示相关的官方报道视频资料)6.相关练习(1)出示本省市身份证前六位号码:①老师随便写一个身份证号码,请学生回答可以看出哪些信息?②请你设计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不能确定的数字用字母M代替。回家后和自己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验证。(2)小马虎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现在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帮他吗?330325197012250412()330325194606073316()330325194401010407()330325197509170329()(3)谁是嫌疑犯?某市一个交通事故案发现场,警方从目击证人口中得知作案人的年龄大约40多岁,男性。你们能从下面的身份证号码中帮助警方找出嫌疑人吗?①43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