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课程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3)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4)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2)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上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的含义和应用。2.方法上重点、难点:如何寻找、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数学模型。【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探讨,完成下列表格: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知道这篓硬币的个数?序号方法或途径方法一方法二……1【教学过程】第四课时[引言]引入物质的量后,不仅解决了一定量的宏观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数的问题,而且也为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讲述、媒体显示]四、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2H2+O22H2O从质量角度:4g32g36g从分子数角度:2分子1分子2分子从物质的量角度:2mol1mol2mol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44.8L22.4L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2体积1体积[迁移应用]▼分别从质量角度、微观粒子数角度、物质的量角度、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分析化学反应2NO+O2===2NO2中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P24交流研讨▼在标准状况下。CH4气体0.224升,充分燃烧时消耗O2多少摩尔?生成水多少克?如果将生成的CO2气体用2mol/L的NaOH溶液吸收,需要多少毫升的NaOH溶液?[拓展延伸]▼如何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250ml2mol/L的稀硫酸?▼试探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关系2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