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教学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2.能用物质的分散系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3.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电解质的概念【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有关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请大家结合实例分析一下这三种混合物的特点:溶液:(如: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乳浊液:(如:植物油和水)悬浊液:(如:泥水)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我们把这种混合物称之为分散系。不同点: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作浊液;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小于10-9m的分散系叫做溶液。一、物质的分散系1.分散系: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分类:溶液、浊液、胶体,溶液(粒子直径小于10-9m)、浊液(粒子直径大于10-7m)、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m)【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胶体:ppt展示2.胶体:用心爱心专心(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活动与探究】实验演示【讲解】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2)性质:丁达尔现象【演示】ppt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思考】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2资料卡:胶体的应用【讲解】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的目的。3、溶液【观察与思考】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板书】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思考】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发生导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二、电离方程式NaCl==Na++Cl-H2SO4==2H++SO42-NaOH==Na++OH-【课后练习】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用心爱心专心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B.都能透过半透膜C.都是透明的澄清液体D.都呈红褐色5.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B.雾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6.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A.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烟、云、雾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C.FeCl3溶液呈现棕黄色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稀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溶液里各部分性质不全相同,石灰乳是乳浊液B.Na2CO3晶体加热后变成无水Na2CO3粉末,这样的过程叫风化;无水CaCl2、MgCl2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能潮解C.相同温度下,NaCl比KNO3的溶解度大用心爱心专心D.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胆矾质量比无水CuSO4多8.t℃时CuSO4的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A.18g≤m≤128gB.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