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语言具体生动、准确传神的特点。2.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体会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快乐自由活的向往与追求。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语言具体生动、准确传神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体味童真、童趣。教学设想:本文是作者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教学本文,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课间播放歌曲《童年》,营造学习氛围。)一、创设情境,精心导入二、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确凿菜畦收敛倜傥蝉蜕攒2、根据意思写词语:很少有人到来。()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四、认定目标五、揣摩题义:文章题目传递给我们有哪些信息?六、徜徉百草园、趣味无限跳读课文百草园部分(1—8自然段)思考:百草园有哪些趣事?七、合作交流、美点欣赏1、第2自然段作者写百草园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如此精彩?提示:从用词是否准确、修辞手法、观察、顺序、观察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特殊句式等方面进行赏析。2、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3、找出第7自然段描写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交流总结写景技巧:准确用词理清顺序多样角度妙用修辞特殊句式4、品析第9自然段(出示第9自然段)①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②两个“我的”、三个“们”表达了“我”什么情感?八、走进三味书屋,苦中找乐相比百草园,三味书屋的生活怎么样呢?(浏览课文10--24自然段,试举例说明。)九、学生质疑、主旨探究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呢?十、课堂练习必做题:(任选一题)1、仿写句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2、模仿“雪地捕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一种活动,注意用词准确。选做题:摘抄文中喜欢的段落,来点赏析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