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解析与论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3.预测与选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大理论”和“四个自信”。4.辨析与评价: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政治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2.科学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法治意识:修改宪法及时把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议题一|坚持四大理论新时代,我们是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固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得更改,不得违背。观点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创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走自己的路。(1)(辨析和评价·政治认同)你如何认识两个观点?(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新时代,我们应该坚持哪些思想的指导?提示:(1)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科学理论,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坚持。②从历史性依据来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现实性依据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唯一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正确道路;从未来性依据来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途光明、前景广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2)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一、邓小平理论1.提出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坚持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形成理论(1)创立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主要内容重心转移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本质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战略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3)深刻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过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深刻意义: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3.三个代表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三、科学发展观1.形成过程: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