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与呼吸课题中考复习7:能量与呼吸主备主核使用补充课时序数23使用者课型复习课使用日期5.教学目标: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有关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分析;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教与学互动设计:1、提出问题:(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有呼吸?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发言。2、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1)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吸收氧气: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总结:植物在呼吸时吸收氧气。(2)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植物在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3)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放出热量: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热。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进一步概括和综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且用公式表示呼吸作用。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出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联系的表格,组织学生按照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5、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问:(1)为什么在栽培农作物时常常要松土?根据提出的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复习基本概念对相关的呼吸作用的实验进行具体分析复习巩固,特别是对于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研究。练习巩固: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进行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的问题。(2)保存水果、蔬菜或粮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为什么通气不良的菜窖会缺氧,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课后追记得:这节课我还是通过让学生绘制叶片结构图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然后再充分利用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效果很好。失:视频效果不好,时间关系,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人体的呼吸与物质的运输自主学习1.在生物圈中,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体内的平衡。2.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和养料,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5.人的血液只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6.英国科学家哈维通过做实验探究人体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他猜想,血液在血管内是定向流动的,并且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还有一种血管,将它们连接起来,这种血管是毛细血管。7.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在人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运输到人体的各种组织,并且将人体产生的废物运输至一定的器官而排出体外。8.人体的肺泡数目多,肺泡壁薄,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进行交换。10.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是呼吸肌活动的结果。11.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之后再做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它反映肺在呼吸运动中最大通气能力。1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1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题组训练一、选择题1.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B)A.肺B.心脏C.毛细血管D.组织2.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变化是(C)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血液中氧气量减少C.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血液中养料增多3.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D)A.肺动脉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肺静脉D.肺泡的外毛细血管4.下列血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