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演替一、学习目标1、描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2、比较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四种种间关系。3、阐明群落的演替。4、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5.理解群落演替的原因。二、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1)群落中的种间关系。(2)比较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四种种间关系。(3)群落演替的概念。(4)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5)群落演替的原因。2.教学难点(1)群落中的种间关系。(2)比较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四种种间关系。(3)群落演替的概念。(4)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5)群落演替的原因。3.教学疑点(1)比较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四种种间关系(应用)。(2)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理解)。(3)群落演替的原因(理解)。2、教材解读课文解读一、生物群种间是指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种群关系是非常复杂落中的种间关系P59第1段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多样,有的是对抗性的,如竞争、寄生、捕食等,也有的是互助性的,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有利甚至互为依存,如共生关系。P59第2段互利共生强调的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若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独立生活。两种生物的互利共生,有的是兼性的,即一种从另一种获得好处,但并未达到离开对方不能生存的地步;另一些是专性的,专性的互利共生也可分单方专性和双方专性。生物界中的互利共生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下面择其主要类型加以介绍。1.仅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共生鼓虾营穴居生活,丝虎鱼利用其洞穴作为隐蔽场所。鼓虾是盲的,当其离开洞穴时,以其细长的触角保持与鱼的接触,代替眼起报警系统的作用。裂唇鱼专吃一些鱼类(如笛鲷)口腔和鳃部的寄生物,起着清洁工的作用,而笛鲷则成为清洁站的“顾客”。现知有45种鱼为“清洁工”,它们具有领域,“顾客”游到清洁站让“清洁工”去除其体外寄生物。“清洁工”和“顾客”都有其特征性行为,通过行为彼此相认。显然,这种相互关系是两物种间紧密协同进化的结果。2.包括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人类与农作物和家畜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世界人口自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社会后的增长本身证明了从这种互利共生所获得的好处。虽然人类不能进行试验,但能意识到,一旦稻麦等作物消失对人类的影响。在生物界中同样有这种类型的互利共生。一些蚂蚁和白蚁以种植真菌为生。例如切叶蚁在土壤中挖掘容积达2~3立升的坑,从附近的植物切下叶子铺在坑上以培植真菌,整群蚁完全以自己培育的真菌为食物,而真菌从共生中得到的好处是由切叶蚁“喂养”和传播。小蠹科甲虫在死亡的树茎中“挖掘”隧道,在其中培植真菌,以供其幼虫作为食物。3.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大多数依赖动物传粉的植物的花,提供蜜或花粉以吸引传粉动物。形成蜜是一种消耗,但植物由此获得传粉的好处。许多植物在果实上投入相当大的能量,以吸引动物为其传布种子。参加传粉的动物不仅是昆虫,还有蜂鸟、蝙蝠,甚至小型鼠类和有袋类。依赖昆虫传粉的植物的花,有的是泛化种,对多种多样来采蜜的昆虫都接受,其花蜜很丰富,例如黑莓,其蜜之丰富足够来访者一次饱食。另一些是特化种,其花的构造很特化,只有少数具有特殊口器的昆虫才能采得到。毛莨科的花,具有从简单的泛化型(如匍枝毛莨),花瓣泌蜜区仅有一简单的活瓣所覆盖)]到极特化的、具复杂的蜜距的花(如耧斗菜)。特化型花在进化中的好处是:①化相对应的传粉昆虫能“认识”这种花,通过它们在同种植物不同植株间的采密增加了种内远系繁殖的机会;②减少浪费在无关系植物上的花粉丢失;③通过学习和进化,昆虫对这种特化型花的采蜜更有效,从而能获得更好的传粉成效。4.动物消化道中的互利共生鹿、牛、羚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1010~1011ml-1)和原生动物(105~106ml-1)种群。有许多能分解纤维素、纤维二糖、木糖等动物所不能消化的物质;还可能合成一些维生素。瘤胃中的pH值相当稳定,它通过唾液腺分泌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进行调节。胃中食物有很好的“搅拌”和混匀。常温动物的体温有良好的调节,废弃物得到不断的排出…,因此,这个系统与制造啤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