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的国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赛等四、过程设计:本节课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先向学生介绍赛制:本节课总共分三个环节来进行,分别是抢答环节:猜一猜;必答环节:议一议;加分环节:说一说;最后以积分最多的评为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五: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要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首先必须先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家了解多少,下面进入第一个环节:猜一猜。PPT:四个少数民族特色描述。师: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学生抢答得分。师:在我国除了这四个民族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民族?从中说明了什么?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面我们在一首耳熟能详的音乐中感受我国的这一重要国情。播放视频《爱我中华》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反映了各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并说明原因。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师: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否意味着不存在任何问题?过渡:今天依然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部平衡的状况,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要巩固这种关系,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必须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遵循符合国情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面我们就这三条原则进入第二环节:议一议。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活动过程:三张图片展示;分组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每张图反映了什么原则,并解释内容和举例说明。1、民族平等原则(1)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2)依据: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1(3)举例说明:少数民族人民当选人大代表(政治上的平等)、海南三月三文化节(文化上的平等)2、民族团结原则(1)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大团结局面。(2)重要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平等、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3)举例说明:玉树地震各族同胞支援。3.各民族共同繁荣(1)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2)原因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3)举例说明: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等。师总结:我们知道,只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为民族平等和团结提供保障。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那么这三个原则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四、三原则之间关系PPT:三个基本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师总结:三项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分析:民族不平等→民族不团结→民族冲突→战争→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经济社会停滞甚至衰退。(意图:由于是本课的难点,通过教师的分析,讲授,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渡:坚持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处理我国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仅要搞清有关三个原则的基本知识点,而且应该自觉地维护民族关系做出贡献,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进入最后环节: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