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第一章、第二节、第二框:货币的职能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握货币的职能2.素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及实践调查、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职能。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教学方式、手段:1让学生课下调查,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围,人们平常是怎么使用货币的。上课时,针对学生所搜集上来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分类。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课堂设计:一、课前提问1.什么是货币?2.货币是一般商品的共同点和区别点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二、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明确了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以后,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货币的职能。三、讲授新课货币的职能(板书)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6页第2自然段后回答: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2)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哪个是基本职能?学生回答1)“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教师:回答正确。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其中从产生时起就具备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让学生对搜集上来的材料,按着五种进行分类。(分类完毕)下面让我们结合课本讲解看看大家的分类是否正确第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1.价值尺度(板书)提问: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能由自身来表现吗?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价值的大小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回答:一种商品,它自身是不能表现自己价值大小的,只有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例如,在货币产生以前,2只羊换1把斧子,2只羊的价值是通过1把斧子表现的,1把斧子是2只羊的交换价值。教师设疑:在货币的产生以前的物物交换阶段,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用什么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呢?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可用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2教师:同学们回答正确。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货币的成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也就是说,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1)、定义(板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2)、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板书)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就可以以自己的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这正如尺子可以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