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学习目标]1.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根本途径。2.理解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意义。3.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树立“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重点: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难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追求和谐的理想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2)要特别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3)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结合的原则。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原因(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措施(1)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2)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3)要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着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三、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公平;维护公平,有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2.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1)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注重效率的要求更突出,有时维护公平的要求更突出。(2)当前,应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社会公平。(3)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远要求。1.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了“公平正义”,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强调必须“促进”、“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社会财富越增加,公平正义越重要。()(2)公平正义“阳光”是底层民众的期待。()(3)公平正义知易行难,可以适当放慢建设的脚步。()(4)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答案】(1)√(2)×(3)×(4)√2.思考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差异、政府过多涉入初次分配、垄断、隐性及灰色收入、税负不公、对低收入者的保障不够等,导致大多数人不能充分分享发展的成果。针对这些问题,西部某省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着力缩小地区差异,把财政着力投放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上,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①国家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②要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公平,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61探究问题【提示】(1)《礼记·礼运》描绘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人们追求幸福理想的社会生活,摆脱阶级社会带来的种种苦难,并伴随着诸子百家的崛起、争鸣、政治思想的活跃而形成的历史上第一次乌托邦思潮。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产生的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2)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