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数学文化专练纵观近几年高考,中外优秀的数学文化已成为高考数学命题的重要素材之一,命题者常常结合统计、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算法等内容,通过创设新的情境、改变设问方式,选取适合的知识内容等多种方法渗透中外优秀的数学文化.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问题,不仅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它也使考生们受困于背景陌生,阅读受阻,使思路无法打开.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命题者仍会适当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019·呼和浩特二模)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公式eix=cosx+isinx(i为虚数单位),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当x=π时,eiπ+1=0被认为是数学上最优美的公式,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A[根据欧拉公式eix=cosx+isinx(i为虚数单位),得ei=cos1+isin1,它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cos1,sin1),且,所以位于第一象限.故选A.]2.(2019·黄山三模)《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它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东方古代数学的名著.在这部著作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九儿问甲歌”就是其中一首: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又零七,借问长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详推.在这个问题中,记这位公公的第n个儿子的年龄为an,则a1=()A.23B.32C.35D.38C[由题意可知年龄构成的数列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3,则9a1+×(-3)=207,解得a1=35,故选C.]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古代算书《周髀算经》中介绍了用统计概率得到圆周率π的近似值的方法.古代数学家用体现“外圆内方”文化的钱币(如图1)做统计,现将其抽象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其中圆的半径为2cm,正方形的边长为1cm,在圆内随机取点,若统计得到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p,则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图1图2A.B.C.D.A[圆形钱币的半径为2cm,面积为S圆=π·22=4π;正方形边长为1cm,面积为S正方形=12=1.在圆形内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p==1-,则π=.故选A.]4.(2019·岳麓区校级模拟)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在不超过2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20的概率是()A.B.C.D.D[在不超过20的素数中有2,3,5,7,11,13,17,19共8个,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共有28种,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20有2种,故可得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20的概率P=,故选D.]5.《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芒种日影长为()A.1.5尺B.2.5尺C.3.5尺D.4.5尺B[设此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a1+a4+a7=3a1+9d=31.5,9a1+d=85.5,解得d=-1,a1=13.5.则a12=13.5-11=2.5.故选B.]6.(2019·郑州三模)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如函数f(x)=的图象大致是()ABCDD[根据题意,函数f(x)=,则f(-x)==,易得f(x)为非奇非偶函数,排除A、B,当x→+∞时,f(x)=→0,排除C;故选D.]7.(2019·济南模拟)朱世杰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数学家,其传世名著《四元玉鉴》中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务①添一倍,逢店饮斛九②,店务经四处,没了这壶...